国潮1980_第492章 国粹(2/3)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国潮1980 > 第492章 国粹(2/3)

第492章 国粹(2/3)

上一页国潮1980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误工夫,直接就去“北极熊”找“张大勺”要答案去了了。

他根本等不及再到周末了,要不当面问出来这些粉末是什么,他恐怕就睡不着觉了。

结果老爷子把答案一公布出来,他就傻眼了。

说来有趣,康术德不愧是师父,居然给说中了,这些东西还真的跟“开水白菜”有点沾边。

因为那就是“张大勺”用鸡鸭、排骨和干贝吊过的高汤啊。

敢情每次只要剩下一些高汤用不了,“张大勺”都会加火熬之。

待熬干,锅中的各种肉质已烂,骨头已酥。

然后老爷子再把这些东西烘干、晒干,磨成粉,就是此物。

这就无怪好吃了,全是真材实料啊!

那么既然没有人工合成的调料,宁卫民自然就不会感到胃口不适!

等宁卫民琢磨了一阵,反应过来,那真的是兴高采烈,高兴坏了。

因为他立刻就意识到这个办法的妙处,以及老爷子为什么说能解决他制作高汤的成本问题了。

果不其然,“张大勺”说出来的办法跟他想的差不离儿。

像猪心、猪肚、猪腰、猪肺、羊头、羊心、羊肝、羊肚、羊腰、鸭心、鸭肝、鸭脚、鸭舌、鸡心、鸡肝、凤爪、鸡胗这类用处比较少的高汤,大可以用这种办法变相留存。

那么如需要制作这些菜肴的时候,就可以不放高汤,只放这种干粉即可。

虽说不如高汤鲜美,但多少也有增加纯味的作用,总是一种相对经济的折中办法。

关键这样一来,能大大减少每日吊汤的数量。

自然就不用像养心殿御膳房那样,每日都备上近百种的高汤,五六十……不,也许三四十中就够用了。

最少也能节省一半的吊汤成本啊!

没的说啊,宁卫民佩服的五体投地,恨不得当场就给“张大勺”磕一个啊!

他眼前这位,那真就是灶上神仙,这招儿简直太高明了!

可没想到,“张大勺”却不肯居功,反倒告诉他这一招的真正历史渊源,其实是御厨跟宫里太监们学的。

敢情过去的宫里,只有不得势的太监才吃剩东西。

由于宫里扔的东西太多,许多出身穷苦的太监看着实在心疼。

也就自行摸索出了把剩菜剩肉晒干磨粉之法,用以佐食白粥和下面条吃。

结果这手被御厨们发现后学到了。

自此御膳房就又掌握了一种能提纯提香,增厚滋味的技术。

御厨们既能用以防备着高汤寡淡,灶上耍活不便。

也适于公料私用,大可以把这种粉带回家去自己享受。

后来更有御厨善于发现商机,把葱姜和胡椒、酱油也晒干成粉,做成调料纸,通过坤宁宫的太监卖给大内侍卫获利。

要知道,按清朝祖制,每天早晚坤宁宫的两口大锅都要煮两口猪祭神。

而这些“福肉”,是皇上赐给大内侍卫们的“克食”。

(注,克食是满语“施恩,赐予”的意思。另外也有正餐之外的加餐之意。清朝贵族一向有“金主与众将共食”的亲和传统,后来,将食物赏赐臣下甚至成为清朝皇帝固定的进缮制度)

虽然荣耀,但由于没有一点佐料的白水煮肉很难下咽,大内侍卫向来对此是很怵头的。

于是乎,就因为有了这种调料纸,大内侍卫们得到解脱了。

从此反而还真把吃“福肉”当成一种特权享受了。

甚至清廷倒台之后,这一手撒粉的手段,还帮在外讨生活的御厨扬名立万了呢。

比如说,栾学堂后来办的丰泽园饭庄,之所以能在京城打响招牌,就因为一位御厨的葱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492章 国粹,网址:https://www.at55.net/165/165606/492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国潮1980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