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326章棉价跌了(2/3)

第1326章棉价跌了(2/3)

上一页崇祯十七年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道:“韩相,虞胤不是你的人吗?这么大的事,怎么能直接捅到皇上那里往,也不先给我们通口吻。”

韩朝宣却道:“王爷,他现在是户部尚书,也是宰相,怎么是我的人呢?而且虞胤在内阁实在说过此事,只是与孔相产生了争执,才捅到皇上那里。”

孔文裱见孟乔芳向他看来,忙扭动了一下身子,解释道:“这事可不能怪我,谁知道下面的人那么勇敢,居然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儿。我是想把事情压下来,等下一季,再让下面的人种回麦子,可虞胤认为必需要追究,否则种棉之风不可能压下往,他这是小题大做,我才和他挣了起来。”

孔文裱越说越气,“大家在内阁做事,平时也没少争执,谁知道他会把事上报到皇上那里往。”

韩朝宣叹了口吻,“实在到我们现在的地位,谁会在乎那几个钱,我们保住大金和自己的地位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自己拆台!”

他们身在高位,最怕的就是下面的人惹事,把他们给连累了,所以他们不太可能往指使家人把全部的地步都种成棉花。

可是下面的人不顾金国朝廷的命令,大肆的改种棉田,说韩朝宣他们不知道,那确定也不可能,他们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并且还多少供给了一点赞助,把那三成的棉田份额,拿到了手中。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下面的人太勇敢,拿了三成的份额,还不满足,居然把棉田扩大到七八成的地步。

孟乔芳没好气的道:“我们是不可能指使下面的人,把棉种到七八成,可是我们毕竟瓜分了三成的份额,抢了百姓的棉田份额。现在皇上捉住这个痛处,硬是要说我们指使,我们也百口莫辩!”

韩朝宣皱了下眉头,“王爷那边不是已经做了善后么,皇上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吧!”

孟乔芳道:“皇上是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可皇上现在站在道义上,却能把下面的人办了。要是皇上在胡闹下往,我们的人心就散了。眼下的要害,是解决问题,不能让皇上再持续东巡了。”

十年来,几位相国能成为金国政坛的不倒翁,除了他们一开端联合起来,反抗朝中的满族权势,之后又一起压抑豪格,内部没有形成纷争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手下各自有一帮人,除了有私兵外,佃户就过万,权势壮大,所以他们在朝中的政治地位才稳固。

现在要是让豪格把下面的人办了,那就会引起下面人心动荡,认为几位相国不能为他们供给政治上的庇护,那就动摇几位相国的基础了。

孟乔芳盼看这件事尽快解决,盼看豪格不要拿着痛处不放,眼下应当重新方案金国的棉花和麦田种植,他不想引起太大的动荡。

他说完,韩朝宣几人点了点头,相互说了几句,最后韩朝宣道:“那就只能让步,启用几个满人,让皇上先回长安,把这件事平下往。”

孔闻褾不乐意道:“朝中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里还有满人的地位?”

孟乔芳皱了下眉头,“没有就挤出几个来,先度过眼下的危机,这么闹下往,对谁都没有利益!孔相,这次的事你有责任,反响太迟钝,你们礼部让一个侍郎地位,一个主事的地位出来吧!”

孔闻褾听了不快的撇过火往,没有反对,算是默认了。

当下几人商议着,怎么腾出一些位子来,让豪格先回长安,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官员却急促的跑过来,他被门槛绊了一跤,头顶乌沙都摔得老远,可他爬起来连帽子都没捡,便仓促的闯进内堂。

几名阁老正在商议,韩朝宣见人闯进,是他的门生,任长安知府,不禁要呵斥,可是进来的官员却颤声道:“王爷,相国,棉价暴跌了。”

(感谢大家的支撑,求月票,推荐,订阅。盼看有能力的书友能支撑正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十七年秋 最新章节第1326章棉价跌了,网址:https://www.at55.net/21/21892/1296_2.html
上一页崇祯十七年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