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船厂储备的木料呢?”朱由校问道。
“这个…….”高老一脸迟疑,有些不敢回答。还是旁边的汪文言缓过气来,上前答道。
“殿…….公子,这种能造大船的木料,尤其是阴干的上好木料要么掌握在官府手中,要么是掌握在那些沿海的大家族手中,就算是深山中的也都有人看守,要不供应宫廷,要不是当地大族的产业,根本容不得外人插足。”
说到这,汪文言苦笑起来,“属下曾多次派人去采买,却求之不得,后来才通过一些底下渠道,从海边的船厂中偷偷买了一些,就这还被那些天杀的海盗给烧了一大半。”
“许心素!”这个名字再次从朱由校的口中蹦出来,让他对这个名字的主人又痛恨了一分。
“那剩下的木料能造多大的船?”平复下心情后,朱由校又问道。
“两千料大船,一艘。”这次回答的是高老,他竖起一根手指,面带苦色,“若是大福船,小老二保证能一次性给东家造好,不出半点差错,但若是这飞剪船和那夹板船,小老二就没有把握了,从前没有造过这么大的,没经验。”
听了这个回答,朱由校沉思起来,两千料的船,排水了也就是一千吨,若是不装货物,全部载人的话,大概也就是七八百人的样子。考虑到启用这艘船的情景,那么还是盖伦船实用些,盖伦船比飞剪船是要慢多了,但起码和福船相比要快的多。
福船也就是五六节的样子,而盖伦船能达到**节的航速。
其实朱由校最想要的船型,是飞剪船和盖伦船的合体船型,采集两艘船的优点,摒弃缺点,建造一种速度又快,装载火炮数量又大的船型。
当然,若是合体船型达不到他的要求,他也会退而求其次,想要在飞剪船船上装载火炮,虽然这样活力肯定比不上盖伦船,但速度快起来,也是有大用的。
不过,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设计的,而这些又恰恰需要时间,若是他的船厂早点建造起来,自然能节省很多,现在没准都是舰队飘荡中国海了,就因为许心素的袭击,他的海军计划几乎被拖死了。
“许心素!”朱由校再次低声咒骂了一句,他从没有像现在一样痛恨一个人。
“呼!高老,港口北边的大造船厂修建好了,你们将船厂搬迁过去,然后全力给我造一艘两千料的盖伦船,也就是夹板船。”朱由校抬起头,目光紧紧的盯着高老,眼神中有着说不出的坚决和冷厉。
“是,东家。”高老心中一寒,低头答应。
“走吧!”再次回头看了一眼修长优美的飞剪船一眼,朱由校就顶着他那身沉重的盔甲走了。
此去京城他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似乎自己想要顺利的登基并没有这么容易,因此他听到了船厂制造飞剪船成功后,立刻丢下队伍,过来查看,然后在最后关头,下达命令,要求船厂早一艘现在能造的最大的船。
这是朱由校给自己准备的退路,若是登基时真的发生了什么极大的改变,使他无法顺利登基,那么他就会退往天津,用这艘船逃命,逃亡台湾。
此时的台湾还是一片荒芜,后世的开台王颜思齐也没有盯上台湾,直到一六二四年,被后世尊为开台王的他才会踏足台湾的土地。
这条路朱由校布置的非常匆忙,而且还十分的不靠谱,从万历逝世,到他登基,这中间满打满算也才两个月左右,而且还是建造这样的新式的盖伦船,也不知道这些从福建招募过来的大匠能不能完成任务。
“文言,你这次就不要跟我回去了,就留在船厂,将那些匠人们看住,督促他们,务必在两个月内将船造好,同时你还要将那上百名会操弄软帆的水手握在手中,一定要掌握住。”临出发前,朱由校却将本该一起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圣祖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九章 后路,网址:https://www.at55.net/31/31745/10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