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石大人为你找好了差事,就再也不用四处飘泊了。”
杜少凌“嗯”了声,让李云翰坐下,欲给他洗一下脚。
李云翰听了并未推辞,褪下鞋袜将脚伸进了水盆里。
杜少凌俯下身子一边给他搓脚,一边闲聊道:“海明楼的凤阙酒、生鱼片、桂花鸡那可是京城三绝,你没听说过吧?”
“还有呢,”李云翰顿了下,呵呵一笑,“接下来又该说平康坊青楼林立、美女如云了……”
少凌听了满脸羞红,木讷了一阵道:“我也是好意么。”
“此次进京,京城的美酒佳肴当然不会错过了。”李云翰稍稍收敛了笑容,“岁月匆匆哪;想起你我昔日携手同游,过黄河、登太行,寻仙问道、赋诗论文,同饮同醉、何其乐哉!”
“是呀,有兄长一路悉心关照,小弟怎能忘怀!”
“想不到梁园一别三年有余,小弟仍是郁郁不得志呀。”李云翰看着少凌那张略带些沧桑的瘦脸,深为怜惜。
“唉,家父早逝、家道中落;本想凭一己才学考中进士一改命运,孰料到了长安,连着两次省试也没能中榜。
穷困潦倒之下,只好借宿于远亲姨母家——榴花客栈;有时呢,为了生计给人代抄书籍;有时呢,上终南山采挖些药材贩卖于街头……”
“小弟空有一身才学,却屡试不第、无人赏识,着实太委曲了。”
“家境清寒、朝中无人哪。我呢,闲暇之余只好背着诗录、名帖挨家挨户去谒见京城各方权贵、碰个运气,个中辛酸一言难尽。”说毕,杜少凌起身倒了杯茶水,递与李云翰。
“入仕途径不外乎门荫、杂色入流、从军建功、官员引荐和科考这几条路子,”李云翰喝了口清茶,语气稍变得沉重了些,“只是对于像小弟这样的寒门子弟来说,也只有科考这一条路可走了。”
杜少凌“嗯”了声,神色漠然道:“只是科考这条路实在不好走哪。”
李云翰听了沉思了一阵,提议他改考明经;说每年进京赶考者数以千计,考试尤以进士、明经两科为重。而进士科每年及第者不过二三十人;明经科呢,名声虽差了些,可每年录取者不下七八十人。
“让我改考明经?”少凌听了心头一震。
“没错。按大唐法规,只有考中了进士、明经或是已有官职者,方有资格参加吏部的铨试;待吏部铨试合格后再授以官职。”
“这些我当然明白了。明经主考儒家经典,进士科以诗赋和政论为重;可不管哪个科,都要先迈过这道门槛才行。”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可要想好了。”李云翰郑重道。
“好,就依兄长所言,今年试着报考明经。”杜少凌一口答应了,他半跪在地上给李云翰擦干了脚,穿好了鞋、袜。
洗罢脚,李云翰神轻气爽,他在屋子来回踱了几步,问道:“小弟生活艰辛,达复在京为官,你没找他求助?”
少凌听了有些来气:“他呀,不就一个从六品的侍御史,官不大,架子可不小。原以为他能有所提携,可一见面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相帮。”
“达复为人豁达,怕是有什么难处吧。”
“什么难处?一点也不仗义!还不如王诘,虽是一介布衣,却也时常接济于我。”
李云翰听了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惊喜,道:“王诘,他还好吧?”
“嗯。王兄一表人才,兼有乐舞、丹青之长,凭着这两样本事时常出没于达官显贵家,一时名噪京城哪。”
“不错,”李云翰轻叹息了声,“不管怎样,要想在京城混出点名堂,确是不易呀。”
杜少凌将地面的不渍抹净了,尔后端着水盆出了屋子。
李云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赋之群英志 最新章节第二章 暂栖石府话初衷,网址:https://www.at55.net/323/323865/2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