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光明云云。
李昭寿当然没那么二五零,不过他也不着急进攻这几座有万人防御的营垒,只是不断派人进寨传话扯皮,反正也没人催促他进攻,福建提督李若珠的部队还在二十里外呢,而且也不是外界宣扬的三万大军,其实只有一万余人···那李若珠根本没打算进攻来安,原先兵围来安也只是做个样子,‘私’下里加紧联络收买李昭寿,最终以清廷赏封‘从二品总兵衔、署理江南提督军‘门’督统‘豫胜营’、库楚特依巴图鲁’衔达成‘交’易,并允诺李昭寿此行真要是擒斩了伪幼天王,就实授他江南提督,并官居一品。
故此,李若珠转换角‘色’,成了李昭寿的监军,率一万六千多绿营兵远远跟在了李昭寿三万人马的后面。
就这样,双方各扯各的蛋,对耗了一个多时辰,直至全椒县城方向传来一声惊雷炸响,李昭寿的心可就有点凌‘乱’了;
因为这声异常响亮的炸雷,意味着这位幼主殿下确实准备充足,如果再加上童子军的‘精’良装备和犀利火炮~~~李昭寿断定急行军袭城的张国梁是决不可能攻下全椒县城的,然而这不妨碍他继续扯皮,因他判断那张国梁作战经验丰富,见坚城急切难下,一定会分兵兜击干王这支孤悬在外的太平军后路,歼灭这支孤军后,两军再合力攻城。
所以他决定继续拖延等待,为了打发时间,他以戏谑调侃的心态,频繁的,一遍又一遍的打发身边卫士充当使者,进营与洪仁玕商讨关于婚筵、嫁妆、喜钱等诸事细节,而洪仁玕则一一认真作答,并郑重以书信形式回复,他也是在拖延时间。
洪仁玕这种书呆子式的迂腐反应让李昭寿收获了不少乐趣,几乎每次回复都让他和身边的部将们乐得前仰后合,然而半个多时辰过后,他笑不出来了~~~洪仁玕营垒后方,也就是全椒方向,浩浩‘荡’‘荡’开来一支二万多人的军队,赫然都打着太平军的旗号!
稍后,一支三百多骑的送礼骑兵驰出营垒,给李昭寿送来一份特别彩礼~~就是在军前倾倒了几百个口袋,五千多个带着发辫的头颅满地‘乱’滚!
这时干王洪仁玕送来一封黄绸诏书,据说是幼主手诏,上面还是一首打油诗;
回军击破李若珠,再送二‘女’办婚宴!
当朝国丈你照做,扬州仪征封给你。
‘乱’世天下群雄起,无有忠‘奸’往不究。
进爵再封乐天义,翁婿还是一家亲。
这首诗是洪仁玕模仿贵福哥写的,但就是这首半通不通的打油诗,帮他拉住了本想撤军回滁州守城的李昭寿,就象一个输光了钱要离席的赌徒一样,猛然听说还有翻盘的机会,他怎会不认真考虑一番呢?
这纸诏书明确告诉他一个信息,就是幼主殿下早就识破了他的计策,因而将计就计骗那张国梁自赴了死地,而现在就等他反戈一击,就可以既往不咎,继续做皇亲国戚。
让李昭寿踌躇的是,他知道自己这一局输了,输得很彻底~~~留在这里硬拼的话,只能白白损耗实力,而如果自己这么灰溜溜的撤回滁州,那么身后数万太平军就会冲出来,击溃进军到五里外的,李若珠统领的万余清军,而后再把成为孤军的自己围困在滁州、来安两城里,而那蟒蛇般的太平军幼主就会带着犀利的西洋火炮慢慢靠拢上来,耐心而坚定的摧毁一段段城桓,用火油弹逐片逐片的烧杀守军将士,自己要不想身死军灭,就得趁城破之前落荒而逃···
面对这一不堪设想的结果,首鼠两端、心存两地的李昭寿当然想选择胜利一方了,然而他却担心受骗,于是又投书入营,信上问;“怎知公不负吾?以何足可采信之物为凭?”
··········
大半个时辰后,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后,贵福哥的一万多人马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凡人的篡清之路 最新章节第58章 终成快婿,网址:https://www.at55.net/33/33359/6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