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比起那几个词臣还要能折腾,我怕会出大事。”>
蹇义摆手,“你不能这么看,徐景昌还是说了实话的,他家里头有爵位在,他执掌通政司,也就是一时的,想要罢黜他不难,后续朝臣要学他也不可能。倒是内阁大学士,翰林院的词臣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天下还有那么多饱学之士盯着,而且三年一次的科举,早早晚晚,会把内阁变成真正的宰相的。”>
这俩人聊来聊去,也算是统一了看法,徐景昌只是小问题,内阁才是心腹大患。>
夏原吉道:“上次御前会议,我们已经反对了通政司监督百官,现在骤然改变,怕是不妥吧!”>
蹇义想了一会儿,“这样吧,我上书谏言,六部九卿,每旬至通政司议论政务,讨论事情,协调统筹大事,由吏部牵头,通政司主持。”>
此言一出,夏原吉顿时大喜,高啊!>
六部尚书单独一个,对上内阁不占便宜,但是六部凑在一起,能够互相沟通,可就不怕内阁了。>
而且名义上放在通政司,算是给徐景昌一点甜头儿,可实际上却是吏部主持。>
通过这个通政司旬会,六部的地位就巩固了,而且也能更好落实政务,对陛下那里有交代,既能谋国,又能谋身。>
蹇义的功力可见一斑。>
“老兄上书,我也会追随,此刻陛下尚在犹豫之间,不知道将政务交给谁负责,只要咱们仔细劝说,未必不能成功。”>
这两位达成了一致,整个文官体系,全都运作起来。>
除了战损状态的兵部和工部,其他四部,加上督察院,大理寺,鸿胪寺,全都打着积极建言献策的目的,话里话外劝说朱棣,不要弄内阁,现有的各部衙门足够了,只要大家伙在通政司讨论一下,也就可以了。>
他们的举动很快又惊动了另外一些人,那就是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还有六科廊……没错,这些衙门是传统的清水衙门,品级低,权力小,日子苦。>
还没有晋升的出路。>
朱棣从词臣当中挑选人员,进入内阁,辅政天子。>
毫无疑问,是他们最好的一条晋升途径。>
万万不可让六部得逞。>
别看这帮人品级低,但胜在数量多。>
比如翰林院检讨胡俨就直接指出,如果按照吏部的提议,等于将通政司变为政事堂,六部尚书就是两宋的同平章事,靠着旬会的方式,形成了事实上的群相制。>
等于违背祖制,万不可答应。>
他这一上书,顿时引来了无数的附和。>
徐景昌每天就在通政司,乐颠颠看着争吵的奏疏,一堆支持蹇义,一堆支持胡俨,双方你来我往,简直妙不可言。>
“吵架好,越吵越好玩。统统都送给陛下,让陛下发愁去吧。”>
徐景昌翘着二郎腿,俨然当朝第一乐子人。>
你们不斗,我哪来的戏看?>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他还哼唱开了。>
正在徐景昌高兴的时候,姚广孝来了。>
徐景昌也不意外,“大师是又想素斋了?我心情好,不用您老干什么,我请客。”>
姚广孝点头,这一次足足弄了十八个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徐通政,你不用老衲干什么,老衲倒是要告诉你一件好事。”>
“什么好事?”徐景昌不解道。>
姚广孝笑道:“是这样的,大殿下在北平发来了一份奏疏,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姑父叫朱棣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袭爵了,网址:https://www.at55.net/365/365166/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