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江东重臣的张温,就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当初引发梁州动乱的“三长制”。>
作为世家大族,张温本能地对“三长制”有着反感,在江东的时候,张温也不乏听到有友人讽刺糜旸的“三长制”乃是他谋权夺利的手段。>
直接控制基层的三长,皆由残疾的汉军担任。>
作为在汉军中有着无与伦比声望的糜旸来说,他不是可以正好借助这一举动,来让自己的权威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吗?>
自以为看穿糜旸图谋的一众江东名士,皆曾嘲讽过糜旸的狼子野心。>
但随着亲自进入关中,张温却能清楚的感知到,好似“三长制”并不是如传闻中的那般如洪水猛兽一般。>
不然身为底层的百姓,又何以对三长的“斥责”脸上丝毫无畏惧之意?>
张温不知道的是,在田垄间穿梭的三长并不是在斥责田野间劳作的百姓,而是在教导。>
关中动乱多年,各地都有着数以万计的流民,在汉军入主长安后,诸葛亮便开始筹划起安置流民的事务。>
流民多年逃难,田地对他们来说原本就是一种奢望,这导致许多年轻的流民,根本不懂得该如何劳作。>
而当世又不是后世,当时的农作物产量是相当看重耕种者的经验与技巧的。>
故而为了尽快培养年轻流民的耕种技巧,诸葛亮下令三长要日日在田野中教导。>
三长官位再低,但好歹高低也是个官。>
在以往的时候,官不害民就算好了,更何况会不避艰辛教导百姓呢?>
这几乎是一件只会存在古书幻想中的事,没想到的是,今日却切实地发生在了张温的眼中。>
聪慧的张温随着不断的观察,也很快的发现了这一点。>
察觉到这一点后,张温一脸艳羡的同时,口中还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因为张温这一刻也明白了,为何每位百姓脸上都会有着幸福的笑容,原因无非在于那实打实授田的“均田制”。>
张温是在叹息,在汉朝蓬勃发展民生,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气象的时候,江东却依然处在纸醉金迷中,不明事理地抨击着大汉的“新政”。>
车舆上不止有着张温,在张温的身旁还坐着一位名士。>
这位名士是张温的副使,名周鲂。>
虽说周鲂的名气比不上张温,但亦是江东一代近来声名鹊起的俊杰之一。>
而孙权特地让周鲂担任张温的副使,原因在于周鲂相较于张温更为机警,能私下里为他完成一些事。>
机警的周鲂见到张温矛盾的神态后,他的脸上已然开始浮现黑线。>
他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
出于对张温这位正使的尊重,觉得可能误会了他的周鲂,不由得开口问道:>
“张君因何叹息?”>
听到周鲂的询问后,急需要向旁人宣泄心中想法的张温立即开口答道:>
“早前就曾听过孔明公治世天下无双,今日一见关中民生,方知所言不虚也。>
关中大战结束不过数月,孔明公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既安抚好躁动难安的流民,又开垦出大片荒芜的田地,如厮良政,足以与先贤比美。”>
说完后,张温好似还意犹未尽,还想着再说些什么。>
可就在张温即将开口的时候,实在听不下去的周鲂忍不住说道:>
“张慧恕,你不要忘了此番陛下派吾等前来,为的是什么!”>
“你我临行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网址:https://www.at55.net/405/405850/73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