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机也不是完全隐形,战斗机的背部并不隐形,就可以被“高空预警机”发现。>
另外,隐形战斗机对于长波雷达是无效的,打开雷达或者发射导弹攻击的时候,同样会失去隐形的效果。>
如果是在飞行器外层制造一层叠加力场,因为其对于电磁波的强大削弱效果,就能做到对任何电波形式雷达探测的隐形,也可以在隐形的过程中直接发射导弹攻击。>
当然,叠加力场带来的隐形效果也有缺点。>
比如,飞行器自身的雷达也会受到影响,开启后也无法收到信号反馈,但对比其他隐形手段实在强出太多了。>
王浩和何毅讨论一番,都觉得可以研究一下。>
然后就开始召集人手了。>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项目,就只是在横向反重力场内添加磁场发生装置,难度就在于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上。>
所以王浩找到了汤建军。>
汤建军还在湮灭力场实验组,他收到消息说让去一下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顿时感觉非常的激动。>
核聚变!>
一定是核聚变!”>
王院士终于下定决心了!>
汤建军当即乘车来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见到王浩以后用力抓住他的手,“王院士,你终于要开始研究核聚变了!”>
“我们什么时候申报项目?现在怎么安排?我都听指挥!”>
“——?”>
王浩愣了一下,很干脆的把手抽回去,还嫌弃的甩了几下,纠正道,“汤院士,不是核聚变……”>
“不是?”>
汤建军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没了精神,“不是核聚变,找我干什么!”>
“做个小研究。”>
王浩道,“这个研究需要你的帮助。”>
“说说吧。”>
汤建军语气有气无力。>
王浩就和何毅一起说了一下,何毅还重点提到了技术的重要作用。>
汤建军顿时来了兴趣,“你们的意思是,这项技术能让空舰飞行器做到隐形?”>
“对。”>
“好吧,那我参与。”>
汤建军确定了参与以后,还不忘继续问核聚变的研究,“不过,王院士,你可要先和我说说核聚变,到底什么时候做这个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我也想做核聚变的研究,但现在基础还没打好。如果要确定项目……等技术成熟以后吧。”>
王浩犹豫着给了个答案。>
汤建军听罢眼睛都亮了,他理解的‘技术成熟’就是完善核聚变的容器,也就是制造出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的射线。>
射线发生装置,就是核聚变的完美容器。>
现在他们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制造出的直流反重力场强度已经达到6.19%,若是向乾生所说的‘新技术’能行,直流反重力强度就能超过15%,也就能顶替高压混合材料。>
这就达到了目标。>
实际上,王浩所说的‘技术成熟’,可不仅仅是‘容器技术’,即便是‘反应容器’已经有了,还需要在‘容器’内做核试验收集数据。>
首先还是依靠内部进行核裂变反应。>
这样一则能继续研究射线发生技术,二则也可以为进行更强烈核聚变反应打好基础。>
另外,材料也非常重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四章 超级雷达技术!你们不重视,我们还不能重视?,网址:https://www.at55.net/406/406332/42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