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结果怎么样,依旧只能作为学术积累,因为根本就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只能通过实验室来制造。>
这种不确定的材料,也不会有企业大规模做投资。>
所以加入材料检测中心的机会有多重要就可想而知了,在如此有吸引力的机会面前,脸面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快。>
各个机构选定的研究员们,就先后来到了材料检测中心,他们到来以后注定不会清闲。>
现在材料检测中心的工作太多了。>
邓斌也是其中之一,他的最大成果是对于钠离子发电技术的研发,所以他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被分配研究‘一阶纳元素’的电离特性。>
于此同时。>
王浩终于有了清闲的时间。>
材料检测中心的工作并不需要他来参与,有重大发现肯定会汇报上来,他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王浩回了西海市,和家人一起待了几天。>
之后就去了西海大学,准备看看海伦、陈蒙檬、保罗等人,湮灭物理理论相关的研究进度。>
结果还没有喝完早上的咖啡,就接到消息说让去一趟材料检测中心。>
沈会明团队,重大发现。>
“重大发现?”>
“β铜和棕金,一起实现了对一阶波的能量吸收?”>
王浩听到内容就非常感兴趣,他赶紧去了材料检测中心,进入以后还是先跑了一趟汪辉实验室。>
在进入开了检测中心以后,他就发现确实来了很多新人,有人远远的看到他,赶紧跑过来打招呼握手。>
还有几个干脆围了过来。>
王浩知道加入检测中心的肯定是优秀学者,也都和他们一一握手认识,顺带寒暄了几句。>
比如,关心一下他们的研究。>
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邓斌,“我是做钠离子储电技术的研究。现在国际上普遍认为,钠离子储电技术未来会成为锂离子储电技术的替代方案。”>
“我们研发出一种特殊晶体结构的磷酸钠钒氟化粉,能作为电池的阴极,并且拥有非常高的储能能力。”>
“当然,技术还达不到成熟,但我相信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研究,技术难关也会一一突破……”>
邓斌说了很多。>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他自然是非常有信心的。>
钠离子电池技术被看好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锂电池应用非常广泛,其化学制品也越来越昂贵,并且锂矿石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匀。>
纳,就不一样了。>
碱金属钠,全世界到处都有,资源丰富到根本用不完。>
邓斌还继续说起了现在的研究,“我对于钠离子的电离特性进行了测定,得出的数据表明,一阶纳具有更高的活跃性,也就代表以其为基础制造的特性碱金属钠,具有更高的储电能力……”>
“其储电性可能的还达不到一阶锂的程度,但相比常规锂会有所提升,同时,再进行技术上的突破,其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邓斌是向王浩说明自己的研究,心理上肯定希望能得到王浩的支持。>
可惜,王浩对这方面兴趣不大。>
他沉默的思考了一下,说道,“邓教授,我觉得你的方向错了。你不应该执着于钠离子储电方向,而是要寻找其他方向。”>
“为什么?”>
王浩问道,“邓教授,你不关心新闻吗?”>
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章 一阶波技术突破,光速问题。众人的期待!,网址:https://www.at55.net/406/406332/51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