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工后,刘基亲自和长史张昭去织造局视察。>
不要觉得刘基和张昭要避讳什么,女红本就是诗经所载的国家大事。>
再说刘基又不是开窑子,身正不怕影子斜,没人会自讨没趣。>
织造局内,女工们不停推动纺织机,唧唧之声不绝于耳。>
刘基见自己治下的妇女们也能发光发热,不禁喜笑颜开,对张昭道:“子布先生啊,我看妇女能顶半边天呀!”>
张昭颔首:“少主能让她们谋得生计,可名传青史。”>
“实不相瞒,昭最初还觉得少主此举有些荒唐,然而今日事成,方知非常人行非常事,所以有非常之功!”>
刘基见张昭竟然用自己说过的话表扬自己,不禁调侃:“没想到子布先生也会拾人牙慧!”>
张昭哈哈一笑:“少主,我非生而知之,一言一行皆是拾前人智慧!”>
这个八月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今年的赋税终于收上来了。>
出于各种考虑,刘基今年还是维持十税七的田税。因为现在是乱世,首要任务还是备战!>
庐江共有在册田亩约三百万亩,但庐江北部被袁术祸害一年多,战争不断,田亩多有荒废,有收成的田地会更少。>
但庐江南部的舒县、皖县、居巢等地相对太平,农业生产得到延续,算是个好消息。>
舒县有田三十五万亩,居巢十五万亩,皖县二十万亩,其余几个小县零零散散凑出来十五万亩,庐江南部总计总共约八十五万亩田,总共收上来了89万石粮食!>
但刘基能留在手里的不足三成,因为官员们的俸禄要两成,军队的俸禄要三成,还要上缴两成半,最后落到刘基手里的就剩两成半,再其他各处零零总总(如运粮的损耗等),最后竟然只能存下将将两成!>
也就是说89万石粮食,落到手里就剩下近18万石了,刘基心里苦啊!>
更苦的是,这18万石粮食,还得承担庐江郡境内五千兵马(解烦卫 各地守军)的吃饭问题。然后再预备一些备荒粮,以免明年老天爷不开心,最后能用的也就七八万石。>
难怪历代定鼎天下的开国之君们前期都要苟一段发育期,手里没粮,心里发慌啊!>
刘基看着账册上的数字,恨不得立刻打土豪分田地。但也就只能想一想,世家也是基本盘。>
最后,刘基只能继续在“开源节流”上想办法。>
如何开源?垦田,蓄民力,做买卖……方法很多。>
如何节流?降低官员俸禄,修运河减少运输损耗……方法同样有很多。>
刘基准备先从最简单的做起,那就是大力发展农业!>
但是淮扬、江东一带在两汉时期其实还没有得到太多开发,农耕技术也不发达,江东甚至还没有实行牛耕,铁质农具由于官铁荒废,世家垄断之下百姓们也用不起铁质农具。>
刘基觉得应该由官府牵头,普及耕牛和铁质农具,提升治下的生产力水平。>
嗯……耕牛只能从其他诸侯那里引进,但是铁质农具难道也要找世家买?!>
刘基越想越不对劲,用钱的地方反而更多了!>
我明明是开源节流,怎么全成花大钱了?可不能当这样的冤种!>
耕牛买我认了,铁农具可不能找世家大族买,官铁得重新振兴!>
想着想着,刘基想出了办法,于是他找来张昭商议。>
刘基先寒暄道:“子布先生,今年是一个丰年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最新章节第四十八章 织造、牛耕、官铁,网址:https://www.at55.net/409/409287/4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