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可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所以徐达笑着问道,“你把读书人说的这么不堪,你不也是读书人吗?!”
“正因为我是读书人,才知道读书人的尿性。”叶瑾笑着道,“所以小侄说的只要朝廷狠得下心,顶得住压力,那么不管是官绅一体纳粮也好,摊丁入亩也罢,甚至火耗归功等等改革,都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
“三管齐下,将这三条国策彻底贯彻到大明各地。小侄不敢多说,国度至少可以增加两倍以上的赋税。”
“再加上商税改革…”
“到时候朝廷会有花不完的钱粮。”
“有了钱粮,朝廷还担忧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作祟吗?!不但不用担心,朝廷还可以持续对漠北草原用兵,甚至还能大举进攻西域,收复汉唐时期的旧河山,开创自前唐以来有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到时候我泱泱大明才真正做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叶瑾见这两个年逾花甲之年的老头子被自己煽动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许多。
不由得继续笑道,“到时候不管是徐伯伯完成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壮举,还是陛下一统河山,泰山封禅,成为自
始皇帝以下的千古一帝,都不是梦想了,不是吗?!”
泰山封禅?!
千古一帝?!
老朱的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他的心就像是被什么给揪住了一样。
神色紧张的看着叶瑾。
别以为皇帝富甲天下,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皇帝就没有什么追求了。
其实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比谁都希望天下太平,然后开创一个大一统的江山。
如果能够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夜不闭户。
然后兵锋越过天山南北,恢复汉唐时期的西域故土。
那么这个皇帝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会被后世之人赞一句——千古一帝。
只是昏君的话,一般只会把这个念头藏在自己的心里。
什么雄心壮志都不如自己吃喝玩乐重要。
但是像老朱这种明君,则是会身体力行,付诸于行动。
然后完成‘皇帝”这一职业的终极目标——千古一帝/泰山封禅。
额!
几百年前。
北宋真宗因为和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也自以为自己完成了一大壮举,自己也是千古一帝了,所以也跑去了泰山封禅。
不过宋真宗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太好。
他本人也最多勉强算得上是有作为的皇帝,距离明君都还有些遥远,更不要说千古一帝了。
所以自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后世的君主都再没有进行过类似的举动。
原因无他。
丢脸啊。
所以泰山封禅就算了吧。
不过‘千古一帝”这个称谓对老朱还是十分有诱惑力的。
徐达也同样如此,
作为大明勋贵之首,徐达被朝廷封爵魏国公,官封太傅。
不管是爵位还是官职,都已经做到了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了。
所以不管是徐达立下再大的功勋也不可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这也是自从宿敌王保保过世之后,徐达虽然一直率领大军驻扎在燕京城,但是几乎没有亲自率军出征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徐达已经彻底躺平了。
但是作为大明武将之首,不管是封狼居胥’,还是‘勒石燕然’,都是徐达的梦想。
应该是每一个武将的梦想。
就连奸雄曹操,最大的梦想不也是担任大汉的“征西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最新章节第117章 朱元璋:哪怕洪水滔天,老夫也一力担之,网址:https://www.at55.net/413/413439/1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