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监生做官一共有四种途径,参加科举考试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国子监监生并不像其他科举考生那样,需要从县试、府试、乡试,一级一级的往上考。
如果是普通的科举考生的话,是要先通过童子试,也就是县试,获得童生资格,然后再参加府试,考中之后获得秀才功名,然后再参加乡试,获得举人功名,这样才能来到应天府参加会试和殿试,通过会试和殿试,才能称之为进士,获得当官的资格(举人也可以当官,但是举人一般只能担任教谕、县丞之类的佐贰官。
所以国子监监生参加科举考试的话,就相当于有了举人功名,身份地位都要比普通科举考生要高得多。
而且在明初的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是来自国子监监生。
一直到几十上百年之后,国子监逐渐沦为权贵子弟刷经验值的最好去处,国子监丧失了开国之初的公平性之后,国子监监生才越来越水。
现在的国子监监生,大部分可都是青年才俊,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呢。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立国子监呢?!
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是经过元朝近百年的统治,华夏百姓大都愚昧不堪。
甚至在北方大地,沦为异族统治接近600余年(从五代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开始)。
华夏大地甚至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
如果直接开启科举考试制度的话,就算是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也都是一些无用之辈。
所以朱元璋在至正25年,那时候距离大明王朝的建立还有3年之久,就建立了第一所国子监。
当然了。
当时还不叫国子监”,而是应天府学。
目的就是通过国家掌控教育的手段,培养可用之才。
到了洪武元年,大明国子监正式建立。
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也是朝廷培养文官、直接向国家输送人才的学校。
只要能考入国子监,几乎都可以踏上仕途,实现做官的愿望。
所以当时考国子监可比直接参加科举考试吃香多了。
本章已完成!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最新章节第159章 弘觉寺今日是在劫难逃了,网址:https://www.at55.net/413/413439/15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