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极大,不会下的太久,下上一天,也就是最长了。”>
杨凌目光闪烁,沉吟说道:“大雨一下,山洪爆发,远在九丝城的蛮人,主要道路有宋总兵守着,他们是来不了的。可虑者唯有印耙寨而已。此时如果攻山,首先伤亡难以计数,而且久攻不下,半途下起暴雨时,我军如何自处?恐怕那时蛮子趁机下山,我军就要全军溃败了,在这险恶的地形下,大军一旦溃败..........”。>
他忽地停下脚步道:“用兵应出奇致胜,但是我军胜利在望,此时冒着全军大败的风险,殊不值得。传令,三军立即移居大都都四周的高处,将它团团围住,围而不打,直待大雨过后。粮食要省着吃,万一雨势连绵,就不好办了,粮食至少要够两至三天的。”>
他想了想,又道:“印耙山在深山里,本想抄了都都寨,进兵九丝山时再对付它,如果它派援兵自已送上门来,那是最好不过。李泽,你率部退出都都寨,立即赶往船船石,印耙寨的蛮人如想来援,那是必由之路”。>
杨凌唤过李泽,就在地上画出地形,又详细安排一番,李泽领命而去,在杨凌的命令下,大军开始向高处开拔,占据大都都山四处险要高坡。半日之后,暴雨倾盆,密如帘幕,雨点又大又急,打在手上都肌肤生疼,人若站在雨中,双目简直难以视物。>
见此天威,众官兵将领不由骇然变色,如果早上冒险攻山,半日之内拿不下大都都,这一阵雨只怕就要帮了蛮人的大忙,数万精兵全都要葬送在这儿了。>
雨下到落暮时分便小了些,但是随着牛吼般的声音,四下汇聚的山洪又在山脚下咆哮碰撞着,激流混浊,夹杂着碎石、倒木奋力挣扎着,向远处泻去。>
这样的情形,谁也别想动手打仗,也勿需担心山上的蛮子会下山偷袭,连续攻山两三天的明军倒头大睡,倒是好好的休息了一晚。>
*****************************************************************************************>
李泽的军队刚刚开出山去时,大雨恰好滂沱,见此情景,李泽不禁暗赞杨凌算得先机。对于印耙山的蛮人是否会赶来支援,他也没有把握,不过如果蛮子真的来了,设伏消灭这股主力,一则可以减轻都都寨那边的危险,而且这股生力军被灭,印耙寨就是囊中之物,根本不需要打了,去九丝山时顺道收了便是,所以李泽倒不敢延误战机。>
他只令军队就地驻扎,避过了最大的一阵暴雨,就冒雨开拔,强行赶路,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到了船船渡。>
船船渡并不十分险要,因为水中有许多巨石,历千万年冲刷光滑椭圆,水浅时露出水面,黑沉沉光溜溜的,远远看去,就象一艘艘小船,因此被称为船船渡。>
这里称为渡口也不知有多少年了,随着山洪多次改道,这里的水变浅了许多,已经不能称之为渡口,平时人们卷起裤脚,涉水便可通过。当李泽率兵赶到时,船船渡却是另一副情形,水声如雷,水面比平时高了不只三尺,水面奔速惊人。>
李泽知道这样的山洪难以预测,来的快,去的也快,说不定到了半夜,水势便突然下降,又或者半夜时突然水势大涨,为了避免水漫金山,他将营盘扎在林后高处,在河边安排了重重警卫,又亲自赶去探看。>
次日一早,旭日高升,彤红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雨在半夜已经停了,又经过半夜的泻洪,现在山下流经的水流也不深了,看这样子今日既适合放火、也适合杀人。>
杨凌帐中,早早汇齐了所有将领,正襟危坐地候在那儿等着大人下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最新章节第307章 智取都都寨,网址:https://www.at55.net/42/42077/305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