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六百六十五章 功名利禄动人心(1/3)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功名利禄动人心(1/3)

第六百六十五章 功名利禄动人心(1/3)

上一章朕就是亡国之君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李贤想解释下当初的陈年老账,毕竟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陛下还记得,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李贤本来是打算死的,他都传檄州府骂皇帝了,无论怎么看都活不了,他还把玉娘母子安置妥当。

陛下当初宽宥了他,而且还对他的能力颇为肯定。

朱祁钰没给他解释机会,而是说起了南衙事。

在济南府的时候,朱祁钰没有和大明湖畔的美貌女子说话,而是和裴纶交流了很久。

裴纶在地方多年,浮浮沉沉,对在地方做官的难处知之甚详。

“南衙也有挟百姓以令州府之事?”朱祁钰并不打算追究李贤当初被逼无奈的檄文,他要是追究,当初就追究了。

李贤为大明解除南衙僭朝这个巨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何利用李贤的才能,让大明再次伟大,才是关键。

李贤颇为郑重的说道:“有。”

“仁和县是特殊状况,还是普遍现象?”朱祁钰再问。

李贤俯首说道:“普遍现象。”

“嗯。”朱祁钰看着窗外,不再说话。

挟百姓以令州府事,是一种乡贤、宗族、缙绅和朝廷地方讨价还价的潜规则。

以夏时正为例。

夏时正在仁和县包揽了九成以上的正赋和商税,并非承包,而是一种僭越,大明并没有正赋的包税制。

明律定:凡收夏税,于五月十五日开仓,七月终齐足。秋粮,十月初一日开仓,十二月终齐足。

地方留存四成,其余起运入京,二月前入库。

每到夏秋两税的时候,仁和县县衙下乡收藁税,都是一粒米都收不到,衙门收不到,夏时正可以。

夏时正要求仁和县蠲免。

仁和县夏秋两正赋应纳十四万石,但是夏时正要求仁和县衙蠲免四成,也就是蠲免五万六千石,只交。

兴安翻到了记录说道:“徐有贞和陈镒在张秋治水,并未追欠,当时张秋受了运河决堤的水灾。”

“可是缙绅的乡部私求,不管不顾,把百姓给追的破门灭户,家破人亡,差点酿出了民乱,徐有贞和陈镒这才不得不把缙绅给杀了,放粮赈灾。”

“这七年来,张秋每年都是足额纳夏秋两税。”

“户部尚书沈翼在今年二月,还上了道奏疏,夸了夸山东,说山东大半都是足额,只有部分因为工部治理黄河迁民,有所蠲免。”

朱祁钰颇为感慨的说道:“没有了孔府的山东,果然是更好了啊,怎么看都很满意啊,裴纶干得还真不错。”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于谦是裴纶的同榜,很自然的说道。

裴纶干得好,有一定程度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密州市舶司改变山东产业结构,孔府大案,陛下至今仍在追剿孔府余孽,连远在倭国的孔府余孽都不放过。

几乎所有的山东缙绅们,都被吓得瑟瑟发抖,生怕铡刀明天就落在颈后,自然是不敢造次。

裴纶自身能力也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可是裴纶在正统年间,做会试主考官,也很有能力,最后的结果,是辞官回乡修县志。

裁判不让你好好当官,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韬光养晦。

“于少保对这种事儿,可有办法?”朱祁钰看向了于谦,询问应对之法。

于谦想了想说道:“陛下心中已然有了对策,何须臣来多言?”

朱祁钰看于谦不接话茬,才说道:“朕打算,杀鸡儆猴。”

“而且这招看起来好像很有用,至少眼下山东缙绅们,都很乖巧。”

于谦深表赞同的说道:“臣亦以为极为合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最新章节第六百六十五章 功名利禄动人心,网址:https://www.at55.net/268/268655/668.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朕就是亡国之君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