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第三百二十四章 自此南北通渠(1/4)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三百二十四章 自此南北通渠(1/4)

第三百二十四章 自此南北通渠(1/4)

上一章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庆历六年十一月,朝廷征召了一些民夫,在京城郊南,修建了一些轨道。

等到十二月份的时候,轨道就已经修出了二十公里长。

汴梁就有个小型钢铁厂,现在正在疯狂供应铁轨,上万民民夫,于沿线不断铺设道路,一直向南延伸。

这条轨道在赵骏的设计当中,自然不是什么奇观,而是南北铁路的一部分。

之前说过,汴梁东西运河非常方便,唯独南北沟通却非常难受。

如果要走运河的话,就必须要绕一段远路从黄河渡口进入汴口才行。

所以赵骏就一直计划把南北打通,让河北、河南、南阳等地的经济连通起来。

但可惜的是受限于条件,他没办法挖一条运河。

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空间、地势等等因素。

虽然像元朝那样,强行挖一条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也不是不行。

可一来元朝把首都定在了北京,元朝统治阶级需要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来连通经济和政治中心。

二来元朝依旧是古代封建王朝,唯一的沟通南北方式也就只有运河。

因此元朝只能花费巨大的代价修河渠。

而大宋则不一样。

大宋首都在汴梁,燕云之地甚至都不是国土,连通南北无需直接修河到北京去,只要连通河北就行。

另外就是如今的大宋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即将正式迈入工业化。

工业化发展之后,各地钢铁、纺织行业将大大发展。

又恰好蒸汽火车完善,橡胶成为了这个布局的最后一环。

因此赵骏其实根本没必要像元朝那样费时费力费财地挖河流。

最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骏认为应该运河加铁路两管齐下,同时进行。

汴梁往北修到黄河白马渡口,这样就把河北的运河连通,以后河北就不需要再逆流黄河上游,转道汴河。

而南方的话,可以先从汴梁修一条铁路,穿过河南、南阳盆地到荆湖北路的襄阳。

如此一来南阳盆地这个产煤、产铁的大矿区就能与汴梁连接在一起。

同时长江水运的一部分货物就不需要再从下游扬州入运河,再转道淮南、京东路,最后到汴梁来。

完全可以从武汉转道汉水,在襄阳卸货,转火车一路运到汴梁去。

一番操作之后,不仅从四川、湖南、广东等地的货物将大大减少运输的时间,同时也让河北与汴梁的联系更加紧密。

“汴梁作为天下中枢,自然是首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圈,就像英国伦敦一样。”

十二月中旬,距离船队归来接近大半个月后,政制院内,赵骏正在会议室的桌案上的地图进行绘画标记。

这地图可不是大宋的地图,而是赵骏从后世带来的地图,是地理书里的图册。

虽然地理书被赵骏给烧了,不过图片却被他用笔记本电脑保存了起来,之后又经过他的绘画重新出现。

它们不是白被烧,如今已经成为了赵骏的政治筹码。

可以说赵骏不仅仅是拥有后世的知识,这些地图,笔记本里存放的很多知识,都成为他的资本。

有了这些东西,赵骏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说句难听点的话。

就算赵祯今天暴毙了,九岁的赵昉登基上位,被奸人蒙蔽,说要把赵骏拉出去砍了,政制院这些人都得联手把赵昉废掉,换皇次子赵昕上来。

此时外面下着大雨,十二月天气愈发寒冷,气候也经常古怪,有的时候晴朗几天,居然还很炎热。有的时候忽然一夜之间降温十几度,甚至还下起了冻雨和大雪。

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就尤为明显,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自此南北通渠,网址:https://www.at55.net/405/405886/34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