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长是一米,这样重比如这些水是二百克。米!米!克!拼音方法是。。。唉不对,把拼音再背一遍。。。”
“啊哦喔哦,啵哱嚜仏。。”
听到两个少女还有小女孩终于读对了读音,张伟终于有了一丝成就感,这个成就感似乎并不亚于自己终于能用飘杆投石索把陶弹投到百米距离时或是打中十步外的人型木靶时的喜悦。
天气也似乎有转暖的迹象,一转眼冬季似乎要过去了。按照张伟有心的纪录,自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二百一十七天。同这几个女人在一起的时间也有足足七个月了。大半年左右的时间,或者说主要是冬季这几个月的时间不仅让张伟的投石索技术迈过了一个重要的门槛,自己与几个女人之间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似是“熟悉的陌生人”
张伟终于知道的中年女人的名字,如果意译的话应该叫做藤。两个少女一个叫‘草’、一个叫‘鱼’。。。至于其他的孩子们,则还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或者说还没有到被命名名字的年纪。
很显然,这个时代大部分普通人的名字恐怕连留下家书记于史册的“惊”与“黑夫”那两个秦朝士兵的水准也没有。而且按张伟的推测,因为这个时代的社群单位极小,就是沿海的那些比较宽裕的氏族,最大的交往范围不过是百人左右,这种以常见事物起名的方法必然存在严重的同名问题。不过鉴于这几个女人与自己的关系还没到妾或女奴地位的那种程度,还是大致尊重了这几个女人原有的名字,但加上一个“儿”就大不一样了。
“这种名字容易混淆,不如按照我们的话这样改:如果以植物或者死物为名、那就冠以张字,这是我赐予你们的姓。比如张草、张藤。如果是以动物为名字,那就加个‘小’和‘儿’字,比如张腾、张草、小鱼儿”
让张伟有些诧异的是对于这种外人强加姓名特别是姓氏的行为,几个女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抵触之心。家族和宗族的概念在这个时代似乎还并不算太强。
“在我所来的神国,人们在出生后不久甚至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应该取名字,最晚也不会超过学会说话的时候。她就取名叫做灵儿怎么样?至于其他几个婴儿,我觉得也没必要完全照搬我们那里的规矩。等到他们的心性初见的年纪,再取名也可以。。。”张伟连说带笔画,终于开始能够同几个女人进行意思复杂一些的交流了。
张伟从来没有期望这几个女人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汉字,在训练方法得当的情况下,比如不考虑声调、把汉语拼音当作另一种读音类外语来学,大部分西方人能够在一个月全职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粗略的交流。但是涉及到汉字、组词、造句、音调这些就会出现重大问题。
因此向这些女人普及的重点是以读音和听懂对方语言为基础的语言学习,并用汉语拼音的方法进行辅助。三个月的时间在没有消耗多少木片竹板的情况下已经让几个女人大部分都掌握了少则五六百、多则千余个字的含义。不过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原始时代的语言体系似乎更像抗战时期的“协和语”,比如“吃饭地没有?”“你地死拉死拉”地?”这种语言习惯是不可能短时间内纠正过来的,张伟也放弃对张藤张草小鱼儿等人的改造了,而且张伟更有一种感觉:在冰河时代日本列岛还没有同大陆架分开的时候,远东的语言应该是大致差不多的,文明更为晚熟的日本,很可能保留着更多原始时代语言的影子。不过那个被起名为灵儿小女孩学起这些倒是很快,在刻意装模做样的情况下居然能说个别像样的标准普通话了。
相互之间的熟悉以及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依旧没有让张伟放弃警惕,因为张伟并不清楚这个年代血亲之仇的分量是怎样的,人们的行事原则与狮群差别有多大。
春天到来的时候,去年秋天储备的食物也终于消耗了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最新章节第15章 初临来敌,网址:https://www.at55.net/103/1038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