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5章 冯云山中途夭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2/6)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 第5章 冯云山中途夭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2/6)

第5章 冯云山中途夭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2/6)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诸王之上,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同时,又封秦日纲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春官丞相,罗大纲也被封为左二军军帅,另有十九人受封。

至此,众将士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接着,洪秀全又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施“耕者有其田”,布告四方。

于是,民众奔走相告,无不称颂;因此,太平天国吸引了许多无田无地的劳苦大众;许多衣食无着的穷苦人皆向往天国而来投奔,太平军顿时壮大。

钦差大臣赛尚阿见太平军夺取了永安城,这才急忙重新调集兵力将永安城围困。然而,清军因刚受过重挫,仍不敢冒进,只得深沟高垒,把永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太平军见城池被围,自知孤城难守,打算突围;然而,一时却难以突出,只得盘踞在永安城内以待时机;于是,两军相持了数月。

忽然,有贵县数千矿工,因没能赶上金田起义,辗转数月后追赶到了永安,前来投奔太平军。太平军得此数千精壮汉外援,趁机里应外合实施突围。

入夜,石达开率部从玉龙关出击,全歼了堵截之敌,太平军全军随之突出永安。

清军尾随追击,石达开和萧朝贵又在龙寮口设下埋伏。

清军中计大败,郧阳总兵邵鹤龄、凉州总兵长寿、河北总兵董兴甲、天津总兵长瑞等人均遭阵亡,五千清军被全歼。

于是,清军不敢再追击,任由太平军扬长而去。

咸丰皇帝闻报后大怒。

赛尚阿却想推脱责任,谎称:“太平军遍布铁钉、蒺藜,吾兵不能立足,故难以进取。”

咸丰皇帝斥道:“吾军不能立足,贼匪何以能如坦途而去?”

于是,派两广总督徐广缙为钦差大臣,替换赛尚阿;将赛尚阿以“调度无方,劳师耗饷”的罪名削官四级,并押回京城治罪。

且,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后,打算攻占桂林作为根据;但因桂林清军坚守而难以攻克,太平军决定离开广西,转向湖南进军。

太平军途经全州城时,因见全州乃是一座城,容不下太平军数万大军;且城池坚固,也就不想恋战于此;于是,打算绕城而过。

前锋刚绕过全州,城上清军见太平军后队中夹杂着一顶装饰华丽的黄轿,料想定是太平军中的某位大官;于是,对准黄轿轰打一炮。

谁知,这一炮竟然鬼使神差般地命中了,使坐在轿内的太平军南王冯云山稀里糊涂地当场毙命。

洪秀全得知冯云山殒命,十分痛心;于是,命令三军拼力攻陷全州,血洗了全城。数天后,才又离开全州,继续向湖南进军。

太平军撤离桂林去往湖南时,江忠源向徐广缙献计:“贼匪去往湖、湘,必经蓑衣渡,公可派精兵伏击之。”

然而,徐广缙不听江忠源的建议,按兵不动。

江忠源只好自领五百团勇前往蓑衣渡,伏击太平军。

蓑衣渡地处湘、桂之交,乃入湘必经之路;湘江在此急转东向,水流湍急;两岸岗峦起伏,地形复杂,便于伏击。由于太平军在全州耽搁了多日,致使江忠源能抢先在此设伏。

当太平军赶到蓑衣渡,才半渡;忽然,江忠源的伏兵四起。

太平军遭此突击措手不及,且因江雾弥漫只闻一片杀声未知伏兵几多,顿时全军大乱,或血刃、或溺水、或马踏,死伤无数。

幸亏,江忠源所部兵力不多,混战一阵得了便宜后引军自去,才让太平军渡过湘江,进入了湖、湘境内。

蓑衣渡一役,太平军损失不少锐气大挫。

蓑衣渡大捷后,江忠源受到清庭褒奖,升任湖北按察使。

且太平军在蓑衣渡受挫后,很快聚拢溃散之军,稍作休整后继续向湘南进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5章 冯云山中途夭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网址:https://www.at55.net/12/12087/5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