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臻,近日在看什么书?”
圣人正在看长禹新递上来关于牙郡三地的风土人情及人事安排的上表。
太子长臻在一旁下首的书案上看书。
听到圣人询问,忙道:“最近在看《孝经》。”
圣人眼睛亮了亮。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一本值得看的经书,本朝以仁孝治天下。你看完可有什么感受?”
“回皇祖父,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要求我们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长臻站起身来,无比恭敬的回复道。
圣人自然早就知道长臻是个好的,只是没想到这个孙儿的确是至人至孝,仁义无比。心下因为太子所受那么多伤痕只觉得能够稍稍缓和了。
“阿臻果然学有长进,实在是令朕心怀大慰。天子之孝和诸侯之孝抑或是大夫士子,庶人是如何之孝?区分你可懂?”
长臻又笑道:“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圣人站起身来,便扶着他的肩膀道:“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刑于四海。尔虽年少,仍知仁孝。高于乃父。朕心悦之。”
“长臻愧不敢当,皇祖父过誉。父王暴怒,性情不定,非长臻可以左右,长臻心痛如斯,只愿皇祖父福寿延年。”
圣人忽然有些茫然,他站在那看着远方。
长臻循着目光所见,只瞧着远方珠帘晃动,龙涎香淡淡升起,并无不妥。
圣人发了一会儿呆,便开口道。
“朕想起当年,朕还是年幼的孩子,那时先帝还只是太子,其实在太祖眼里,先帝未必比得过南诏王叔和北亲王叔,不过南诏王叔是庶子,先帝是嫡长子,北亲王叔虽然才能卓越,却事事以先帝为先。是而太祖传位先帝;先帝眼里朕未必比得上他的亲兄弟北亲王,可北亲王叔虽然文韬武略都行,事事却从来不敢逾矩。”
“所以北亲王曾叔祖父就拒绝了先帝曾祖父的禅让的心思,并奉劝立祖父您为太孙,而后您便成为了当今帝王,天下共主,四海臣服。”
长臻也觉得十分慨叹。
“阿臻,你说得对,朕如今想将《孝经》加印,传扬天下,此事便交由你做。毕竟是一个大事,此事是应该由你们去做的。”
圣人先说这个,又说。
“朕这么多年来顾念北亲王叔的情谊,又因着长禹是你自小的伴读,所以对北亲王府多有提携,之所以北亲王府和各个王府爵位如今没有着落,无非想着是把这恩典留给你父王,可你父王实在是不争气。朕着重你,便着重长禹,如今放着长禹在南疆多历练几番,却要装着是被朕冷落了的模样,朕不但要如此,还要抬举金陵王氏,让世人觉得,无论金陵王氏犯了什么错,朕都能够包容,容忍。长臻,朕今日要你知道,王家出了三个皇后,这已经叫他上将军满门满府通天的荣耀了,叫你娶南颂,就是希望咱们长家皇帝,以后不需要靠妻族的任何势力了,天下是太祖马背上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嫡女为谋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九章:制衡,网址:https://www.at55.net/182/18234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