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彬不仅瞧不起自己的队友,他甚至上还把他们当成废物,当成空气。所以可想而知,他们,也就是顾彬的那些曾经的队友们,又会把顾彬当做什么。
《孟子》一书中曾经曰过:子严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就是这一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最为说明问题。
顾彬不把队友当朋友看,甚至把他们当成废物,当成累赘来看待,那么也就不能怪这些队友们把顾彬当成寇仇来对待了。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犯有跟顾彬一样错误的人也并不少,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没错,就是那个诛灭元朝,恢复汉家天下,并且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获得天下之后,就开始看着各位功臣不顺眼。当然了结合朱元璋童年时悲惨的遭遇,在朱元璋最深的内心深处之中,他看不顺眼的还并不是所有的功臣,而是还有所有的大臣,也就是当官的。
当然了,除了当官的之外,如果再论朱元璋讨厌的群体那就是富人了。这些富人不仅包括富商豪门,更加的包括地主。
而一般的人讨厌一个群体或者是个人的时候,他能够做的最强大的做法也不过就是在人家背后吐唾沫,并且在背地里骂人。
然而这种不光明不磊落,不干脆的做法却并不适用于朱元璋。因为朱元璋是皇帝,而且更加要命的却是威望高不可攀的开国皇帝。
拥有这样的身份的朱元璋,只要开始讨厌一个人或者是讨厌一个群体的时候,那么对于不太念过书的朱元璋来说,最好的做法,或者是最简单最快捷的做法,那当然就是杀了他们。
如果是一个人被讨厌,那朱元璋就杀掉这一个人,如果是一个群体被朱元璋讨厌,那么朱元璋就杀光这整个群体!
对于朱元璋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通过杀戮来解决的。如果杀一个人解决不了,那就杀两个,如果杀两个还解决不了,那就杀三个。如果杀三个还不行,那就杀一万个!终有一天,事情会通过杀人来解决。
有着这种本位想法的朱元璋,当然是一个心狠手辣,冷血无情的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就发动了四次大案。
分别是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和郭桓案,四大案件。四大案件共计杀人超过十万,所以被称为大明洪武四大案!单论杀人数目来说,简直在整个世界上都属于是绝无仅有的规模。
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后来案件规模扩大,共计牵扯被杀人员超过一万人,大明官员和富户基本上被一扫而空。但是这个案件却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
之后是更加出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绝地求生之微笑死神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一章 队友如寇仇,网址:https://www.at55.net/200/20057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