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251章北疆局势(1/3)

第1251章北疆局势(1/3)

上一章崇祯十七年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南洋的战事还在持续之时,明朝迎来了共治朝的第六个新年,西历则是1655年。

在过往的一年中,由于东方的影响,于世界上产生了很多脱离原有轨迹的变更。

例如蓝本因该击败波兰,吞并乌克兰大部的俄罗斯,在1654年与大波兰的战斗中,由于西迁的准格尔部促使伏尔加河地区游牧的土尔扈特蒙古,发动了反对俄罗斯的大起义,成立蒙古部落同盟的金帐汗国,让俄罗斯不得不草草结束与波兰的战事,承认失败,转头弹压蒙古人的起义。

另一件事则是荷兰在欧洲和南洋的战斗双双失利,进一步削弱了荷兰在海上的霸权,使得英国、法兰西更快的崛起。

对于东方来说,最明显的变更,就是中国文明的影响力,从压缩变成了向外扩大,持续的向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和影响力,重回了东亚霸主的地位。

在明朝新年大朝时,除了断定了藩属关系的七大藩国之外,日本、莫卧儿、蒙古几部、金国都有使者前来,西方也有葡萄牙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前来。

可以说全部南京盛况空前,一派大国复兴的景象。

在新年朝会上,王彦接见了诸多使者的朝贺后,便来到内阁与几位阁成商谈。

值得一说的是,在颁布《资政新篇》之后,明朝的内阁已经做了很大调剂,有一半的阁员被放到了处所往做总督,而处所上也有政绩明显的督抚被招进中心,实现了文人拜相的理想。

大学士严起恒、王夫之、顾元镜被外放做总督,陈子龙、吴晋锡、方逢年被调进内阁,不过严起恒和王夫之两个楚派大学士,并没放回湖广和两广这两个楚党大本营,王夫之被调往北直,严起恒则放到了浙江。

至于吴晋锡和陈子龙招进京中之后,留下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的位子,则调姜曰广任两广总督,顾元镜任湖广总督,适当压抑楚派,以保持必定的平衡。

当然这些调出往的大学士,也并不是没机会回到中心,只要他们政绩明显,就能二度拜相,甚至三度拜相,那将是无上的光荣。

陈子龙和吴晋锡在总督任上,做了多年,又都有功劳,总是得不到升迁,确定不行,所以必需要调进中心,方逢年将南直的税收,弄到诸省第二,仅次于两广,不拜相,今后岂会有经略处所的动力。

内阁几位学士掌管的各部,这次也做了必定的调剂,苏观生吸收户部,张肯堂吸收吏部,新进阁的陈子龙主管礼部、方逢年主管工部、吴晋锡则掌大理寺。

新得班子,暂时搭起来,今后视能力调换。原则上,大学士最多只能连干八年,官员的地位必须定期调动,以免长期担负一职,高低勾结,形成**。

此时在内阁的议政堂内,王彦座在正中,几位大学士坐在两侧的楠木椅上,旁边的小桌上放着茶水糕点。

王彦吃了块点心喝了口茶,才坐正身子,看着新进阁的三人,开口笑道:“三位卿家,对于部中事务,还有内阁的运作,可习惯呢?”

方逢年忙拱手道:“监国放心,有陈阁部、苏阁老带着我们,臣等已经熟悉了。”

他本来在崇祯朝做过很短时间的大学士,之后给王彦当过幕府书记,南京收复后他先任布政使,后任总督,一心想着进阁。如今头发也白完了,终于如愿以偿,心坎是相当的激动。

王彦见此,摆摆手,让他坐下,然后笑道:“既然几位都明确了,那我们就开端议事吧!”他扫视众人一眼,看着陈邦彦,“兵部先说!”

他话说完,陈邦彦随即说道,“回禀监国,兵部重要有三件事情要议,一件是南洋,一件是金国,一件是蒙古。”

“先说南洋,战事已经持续五个多月了吧!”王彦随口说道。

“是!”陈邦彦点头回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十七年秋 最新章节第1251章北疆局势,网址:https://www.at55.net/21/21892/1221.html
上一章崇祯十七年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