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潼关炮击后,豪格便返回了长安进行安排,很快他便派遣两支屯军,分辨前往陕北和汉中,接替孟乔芳和吴三桂的人马,将金军主力全部调至关中,筹备对明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回击。
豪格的军令发出不久,孟乔芳将延安的防御交给了兵部侍郎张文蘅,先令赵良栋率马步军一万五千人急行到高陵县南面的雨金镇,不久又让部将郑文成领万人,向南运动至石川水与渭河交汇的交口。孟乔芳吩咐张文蘅逝世守城池,不与陕北明军浪战,务必拖延李来亨南下之后,也引着马步军两万多人,向南赶至高陵县。
蒲津渡口的一万金军,故意将渡口卖给孙遵法后,西撤至故口镇,也回到孟乔芳的麾下,六万金军在渭河北岸张网以待。
于此同时,在豪格批准万一汉中不保,将凤翔府、平凉府、秦州、乾州、泾州,二府三州作为蜀王封地后,吴三桂带领步骑六万人,从大散关撤进关中。
为了避开眼线,吴三桂未到长安后,而是前往临潼之南的蓝田县和蓝盘山一带就位。
这时从武关、卢灵关等关中各关隘调集的人马,也陆续与长安的两万禁军会合,大约六万精兵,加上十余万屯军集结于临潼县西面的灞桥镇。
至此,豪格动用陕北和汉中的兵马,分驻于渭河两岸,分为南北两个团体,共计十二万精锐,已经筹备停当,而他亲身率的中军,也达到了指定的地点。
此时,陕北的明军在击退了孟乔芳后,正等候粮草过河后,再持续南下。而陕北战事绵延数月,无论金国还是明军,都没有精力关注陕北的民生,而也恰在两军交战的时间之内,安静了十年的陕北再次爆发了饥民暴动。
匪军在明军与金军于绥德州厮杀时,得以在榆林府迅速壮大,其头领号平天大王,举旗帜扶金抗明,已有向西进进山西偏关、保德州抢粮的意思。
汉中方面的明军,由于之前贺珍被吴军击败,所以持续稳扎稳打的向南郑逼近,尚未察觉到吴三桂离开南郑。不过最多几日时间,马进忠和郝摇旗估计就能创造端倪了。
关中的明军前锋则已经达到渭南县,而王彦主力也过潼关到了华阴县。
这个时候,豪格感到他要等来的机会已经到来,是时候对关中明军进行回击,要不然等陕北和汉中的明军反响过来,也杀进关中平原,那金国将无力回天。
大规模的部队调动,使金国耗费极大,近二十万金军精锐集结于关中,早晚会被明军创造,大战一触即发。
四月七日,灞桥镇,金军的大营内,豪格金盔金甲以天子之尊高坐于上,两侧吴三桂、孟乔芳等数十员将帅,各依官阶落坐。
豪格将自己的金盔摘下,放在案上,然后扫视众人,朗声道:“人都到齐了,那就开端吧!”
说话间,便见两名侍卫,抬着一个舆图架进进帐内,豪格随即从案前走了出来,众人也齐齐起身站在他的身后。
“据探,明军前锋以至渭南,王贼领着明军主力近二十万,也已经过潼关到了华阴县。眼下明军主力已经进关,这一仗该怎么打,诸卿可畅所欲言。”豪格在舆图上指了两下,然后转身看向众人。
吴三桂扫视战场,豪格驻军临潼之西的灞桥镇,孟乔芳的人马则在临潼北面的高陵县一带,他则驻军于临潼南面的蓝田。唐通作为钓饵,尚在临潼县。
吴三桂捋着颌下胡须,沉吟道:“陛下的意思可是在临潼伏击明军?”
豪格点点头,“预设的战场,确实在临潼县境内。”
“假如是在临潼,那明军前锋和主力就都还没有进进伏击圈。”吴三桂皱眉,上前一步指着舆图道:“而且王贼尚在华阴,离潼关太近,不知道陛下筹备怎么将此贼引到临潼?”
明军分成两部,王彦坐镇华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十七年秋 最新章节第1360章灞桥议事,网址:https://www.at55.net/21/21892/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