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静寂无声,唯有放置在大殿角落里的冰块在融化成冰水滴落于银盘时,会发出那么一声滴泠泠的脆响。 胤闭目坐在御座,好看的眉毛紧紧皱起,在他面前的御案上放着一本黄绸封面的折子。四喜安静地垂目站在一边,自从皇上看过那封折子后,他一直维持着这个姿势,折子是李大人四百里加急送上来的,他猜这折子上的内容必然与熹妃娘娘有关,却不晓得具体说了什么,令皇上看起来很是为难。 就在四喜暗自揣测的时候,胤突然睁开了眼,“四喜!” “奴才在。”四喜赶紧敛了心思,上前恭谨地应答着。 胤双手在案上一撑,站起身子沉声道:“准备一下,随朕一道微服出宫。另,即刻传怡亲王允祥入宫。” “啊?”四喜一脸愕然地望着胤,微服也宫?皇上无端端地出宫做什么? “还不快去!”胤有些不悦地看着张口结舌的四喜,后者被他这么一喝,顿时回过神来,赶紧小路下去传旨。 在四喜出去后,胤长出一口气,缓缓坐回宽大冷硬的椅,拿起那封折子又重新看了一遍,脸色变幻不定。 凌若,她不肯随李卫他们回宫,即便已经清楚追杀她的人并不是自己所派也不愿回。她……这是在怪自己,怪自己曾对她动了杀心…… 只是,当日她为了一个徐容远这样恣意妄为,与自己针锋相对,又如何能怪他狠心;何况,到最后,他并没真的狠下心杀她,如此她还有什么好怨的? 既然她不肯随李卫回来,那么他就亲自去将她带回来! 什么祈福,什么出家,他胤的女人,除却紫禁城之外,哪里都不许去! 在允祥入宫后,胤将一应国事皆交付于他,并且命他代为主持自己不在这些日子的朝政。其,特别提及凌柱一家下狱之事,嘱其等自己回来后再细审,在此期间,不论有何关于此事的折子递上来,皆先行压着。 在交待完这一切后,胤带着四喜与几名贴身侍卫微服出宫前往山西。 民间有传言,说顺治帝未死,在台山清凉寺出家,至于真假则无人知晓。倒是清凉寺,因为这个真假莫辩的传言而香火大旺,成为台山上香火最为鼎盛的大寺。 七八月份的天气,正是夏秋交接之时,炎热灼人,唯有早晚尚有那么一丝凉意。 这日清晨,凌若等人出现在清凉寺外,这么早已经有许多善男信女来此上香,一个个带着最虔诚的信念而来,祈求佛祖可以庇他们。 远远的,有晨钟自寺内传来,那一声声浓重而舒缓的钟声隐含着悠远的禅意,令人宁静明彻。 “咱们进去吧。”凌若轻轻对随她一道来的石生与萱儿说道,在他们身后还跟着李卫与刘虎,自那日之后,两人就一直跟在凌若左右,寸步不离。 清凉寺肇于北魏孝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坐东朝西,层大殿,禅堂、配殿左右对称,布局甚是严谨。 建寺虽已有一千多年,但期间承翻新,特别是在香火旺盛之后,寺庙自己出银修整寺院,重度佛祖金身。是以凌若一路走来,并没有看到任何陈旧之态。 凌若接过李卫点好的香,跪在杏黄色的莆团上,闭目诚心祈求,盼佛祖庇阿玛额娘身体康泰,无病无痛。庇弘历……庇弘历…… 想到弘历,凌若禁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宫熹妃传 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七章 清凉寺,网址:https://www.at55.net/231/23150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