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共从合作到分裂(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其实完全是由苏俄一手策划、导演成功的,完全是基于其自身的国际政治意义-http://--当时的苏联受到西方列强的围堵、封锁,很希望能从国际上得到支持,哪怕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摄于列强的压力,对于苏方给予的各种优惠条件(包括归还沙俄时期侵占的大片中国领土),却不敢买张。[][].[][].[]于是苏联不得不不遗余力的帮助新生的革命力量,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当时的中国**虽然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不过由于仍处在幼苗期,对中国革命起不到决定作用,共产国际有心扶持,但收获期太长,他们等不起,乃退而求其次——大力推动国共合作。希望****借助国民党的土壤迅速生根发芽,壮大自己,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再承担领到中国革命的重任。苏联的援助,给了孙中山和国民党以前所未有的壮大和成功。尽管,按照苏联模式改组国民党,容纳**,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不满和摩擦,但是,孙中山看得很清楚,苏联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只是苏联方面万万没想到他们帮助了中国的国民革命,却大大加速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彻底分裂。白了,这一段短暂的合作充其量算是共产国际主持的一段包办婚姻。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改组。国民党改组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了容纳**,即允许**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社会长达几十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从成立之日起,就主张以列宁主义为宗旨,以俄国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张本,强调要按照布尔什维克的方式,通过下层无产的劳动阶级对整个上层剥削阶级进行革命,根本铲除造成社会分配贫富不均的私有制度。因此,****一大所通过的党纲,也开章明义地明了它在中国革命的目标,即剥夺资本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此,它坚决主张不能与资产阶级妥协与合作。但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明显地对这个还只有五十几人的组织的前景表示怀疑。在他看来,苏俄如果不能同孙中山的国民党联合起来,在中国将一事无成;****如果不能在组织上同国民党结合起来,不可能有多少前途。马林的建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在1922年正式通过决议承认自己为共产国际下属支部的中国**,不得不同意将自己的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中去,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政策。1922年9月初,经张继介绍和孙中山“亲自主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后正式加入了国民党。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间,李云汉根据国民党公务部交际日记,断定为1922年2月上旬。但据李大钊自述,当为1922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因据马林笔记,李大钊8-9月间曾来上海参加讨论决定与国民党党内合作的杭州西湖会议,会后即有陈独秀等入党之事发生,故此判断李之入党当与陈独秀大约同时。次年6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赞同党内合作原则的决议。随后,约有400余****党员和相当一部分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加入了国民党。还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加入国民党的**人就被授予了相当重要的职务。如孙中山一接受陈独秀等入党,就指定其为国民党改进方略起草委员会九委员之一,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马林记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会”。进而,陈独秀被指定为参议,林伯渠被指定为总务部副部长,张太雷则就任宣传部干事。鲍罗廷来后,在他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中,**人更是积极参与其中。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及青年团这时总人数虽然只占国民党在册党员人数的2%,出席大会的代表人数却占到了全体代表人数的10%。代表大会上新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中,跨党的****党团员就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征 最新章节红军的诞生,网址:https://www.at55.net/234/234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