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黄和右苍把食材从车上搬下来,白瑶华带着他们走下河堤,用江水把菜蔬洗净,并一一择好。她选择的都是萝卜、冬瓜之类,收拾起来特别方便,不一会儿就全削皮切块了。
白瑶华把时间掐得很好,米饭将熟时,便开始烧火做菜。
五花肉,切大块,炖萝卜;虾米用水泡一泡,烧冬瓜;肉沫鸡蛋加上咸菜,炒成一碗下饭菜……她今儿做的菜,简单粗犷,和她平时的风格很不一样,但看起来却同样有滋有味。
那些役民,干得都是粗活儿,吃这些油水足,能下饭,方便填饱肚子的菜,最合适不过了。
饭菜尚未做好,已是香飘十里,引得役民们纷纷扭头张望。
朱修文不悦道:“他们本来就无心干活儿,如此一来,进度更慢了。”
白瑶华停下手里的活儿,不慌不忙地直起腰来:“他们看也没用,只有活儿干得好的人,才能吃上。甲等的,三荤三素;乙等的,两荤两素;丙等的一荤一素。不过,所有干活儿的人,都能免费领到一碗热汤,暖暖身子。”
她的声音并不大,却因为顺着风,吹到了许多役民的耳朵里,让他们呆愣片刻后,再顾不得闻香味,看锅灶,埋头干活儿去了——原来要吃上加餐,就得多干活儿,那时间可不能浪费了。
朱修文疑惑问道:“何谓甲等,何谓乙等,又何谓丙等?”
白瑶华笑了:“那自然是王爷说了算了。”
朱修文抬头望向河堤,刚才还拖拖拉拉,无精打采的役民们,现在竟是热情高涨,速度加快了许多。他不禁诧异非常:“不过是一顿饭,就能让他们士气高涨?”
白瑶华垂眸浅笑:“我们平民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为的不就是吃顿饱饭?”
朱修文似颇有感触,面露惭愧:“本王太不知人间疾苦,竟成了‘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了。”
他这样坏脾气的人,居然知道自省?白瑶华微感诧异,看了他一眼。
朱修文疾步走回小木屋,临时制订甲乙丙三等的标准去了。
一时标准制订好,正好饭菜也熟了,白瑶华不肯居功,退至人群后,让李德全带着人给役民们分发饭菜。
朱修文背着手,站在她身旁,看着来领取饭菜的役民,个个满面红光,兴奋不已;而那些没有资格领取饭菜的役民,则是匆忙喝完免费的汤,就急着干活去了,生怕下一顿的时候又落了空。
下一顿,会有下一顿吗?当然会有的。他马上传令下去,以后每一顿饭,都这样安排,当然,没有评上等级的,一样有饭吃,只不过更差点。
看来他领会她的意图了,还不算愚笨。白瑶华低头一笑,蹭了蹭鞋帮上的黄土。
朱修文分派完任务,转过头来,看向她的目光,很是深邃:“你知道本王这几天在忧虑什么?”
“王爷在忧虑些什么?民女不知道。”白瑶华侧头一笑。
朱修文看了她一会儿,把目光移向远处的役民,似在对她说话,又似在自言自语:“为了减轻来年的汛情,本王奏请皇上,征徭役,加固河堤,但役民的积极性一直不高,消极怠工,本王甚为忧虑。”地方官又个个都是饭桶,召集他们商议了好几次,也没拿出个有效的方案来。
她知道,所以她才来。白瑶华亦看向远处的役民,道:“也不能怪他们,时值秋收,他们挂牵着回去收割庄稼,当然没有积极性了。”
“本王知道。”朱修文的脸上,有着前所未见的冷峻,“可若不赶在苦水季加固河堤,等到来年水涨,就来不及了。”
是,朱修文说得有理,昙华府鱼米之乡,物产丰饶,百姓富足,唯一的忧患,便是这条长江,每隔几年,便要发一次洪水,所及之处,死伤无数,生灵涂炭,要想长久的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食汇录:香酥厨娘,不外卖 最新章节第100章 为王爷分忧,网址:https://www.at55.net/262/26267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