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将军府。
陈奇瑜在沙盘之前来回踱步,焦躁不已。
历史上洪承畴带领九边精锐与黄太吉对峙,崇祯皇帝急于求成,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粮草不足为由催促洪承畴进军。
洪承畴被逼无奈,将麾下九边精锐全部压上去,结果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大明从此失去了关外的控制权,直至灭亡再也没有迈出关外一步。
如今情况倒是好多了,陈奇瑜早就和崇祯讲好利弊,崇祯自然知道这次战争的成败意味着什么,故此将领军大权全权交由陈奇瑜。
陈奇瑜左手持尚方宝剑,右手握圣旨,上书四字:便宜行事。一时之间没有官员敢找他的麻烦。
崇祯为了这次大战也是赌了一把,自从陈奇瑜跟他讲清朝廷里武将的地位以及乱世之中武将该守重用的道理之后,他也试图做出改变。
毕竟回去之后他也仔细研究过了,纵观大明二百余年,真正造反的武将确实没有几个。如今乱世将至,若是自己再一意孤行,必将成为亡国之君。
所以此次陈奇瑜的地位可谓是空前绝后,朝廷无朝臣阻碍,军中无内侍乱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蓟辽总督。
可是陈奇瑜依旧头疼,锦州已经被围困数月了,祖大寿的救援信也送了三封出来了。仿佛围困锦州的清兵故意将信使放出来的。
祖大寿的信一封比一封紧急,陈奇瑜可能不着急,吴三桂可是急坏了。毕竟是祖大寿是他的亲舅舅,吴三桂也是在祖大寿麾下长起来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吴三桂天天来请战,要求进攻对面的清军,然后去解锦州之围。
陈奇瑜上次一战之后见识了清军的战力,自然不敢轻易言战,若是稍有不慎,不光自己万劫不复,大明也会堕入深渊。
可是吴三桂不这么想,如今已经联合了几处边军请战,陈奇瑜已经渐渐压不住大战的势头。
看着沙盘之上的旗帜,陈奇瑜叹了口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再黄太吉,此时他焦急的心情不比陈奇瑜差。原来多尔衮被派到锦州城下之后,开始联合其他的几个将领暗自将旗下精兵偷偷运回盛京。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黄太吉大惊失色却又无可奈何。一来对多尔衮鞭长莫及,若是责罚过甚,多尔衮很有可能杀回盛京篡位。
二来眼前这股明军将领沉稳异常,明明收到了三封祖大寿的救援信竟然还按兵不动,加之松洲锦州之间的据点内还有不少明军。黄太吉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的形势已经不妙,若不能速战速决解决眼前的明军,等多尔衮布置好了,只怕自己有家难回。
眼见黄太吉焦急地踱着步子,站在一旁的范程轻轻开了口:“皇上,老臣有一条消息,可能有用。”
黄太吉停下了脚步,看着范程:“范大人,这都什么时候,火都烧眉毛了你还跟朕卖官司,快点。”
范程沉声道:“前些日子有些大明的太监投奔到咱们大营之中,是大明皇帝下了令免了太监的大权,这些太监被赶出了军营无处可去。”
“朕不关心这些大明太监是否无处可去,朕现在只关心有什么消息能让朕把对面的明军解决了?”
“他们明军的粮草囤积在笔架山上..”
“笔架山,笔架山..”黄太吉默默念着在地图上找着,找到了之后苦笑着摇摇头:“范大人,你这是逗朕开心么?”
“老臣不敢..”
“你来看,笔架山在宁远城后面,朕要断了明军的粮草就必须绕过宁远城奔袭将近百里去笔架山,你觉得对面的明军会给朕这个机会么?”
“老臣的意思是,咱们可以不走陆路,走海路。”
“走海路?”黄太吉眉头皱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走着 最新章节第77章 松锦,网址:https://www.at55.net/27/274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