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满屋子的目光都如同刀子一样,他感到阵阵刺骨的寒冷。阁员们悉数出席,阁揆因公没有来现场,主持这次演讲的是外务部尚书,做了简单的介绍,副教授开始说之前,先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他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在场的人物一律都穿着燕尾服,这是内阁府多年的规矩,礼节性的场合都要穿燕尾服。这当然是从西洋学来的,这是日本引以为傲的事情。纵观全世界,只有日本成功通过学习西洋的东西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西洋最早的燕尾服色彩鲜艳,上面还绣着非常繁琐的花纹,头上戴着假发,脖子上要围丝巾,脚上穿着长筒靴。据说这规矩开始于路易十四,这位老兄谢顶,就发明了假发。这位老兄个子低,就发明了长筒靴。鬼知道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总而言之法国宫廷的典章制度是整个欧洲的典范,就连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都流行说法语,宛若今天的中国人,要是能在母语中夹杂着几个英语词汇,显得这个人是如此的博学。虽然工业文明的发展,过去那种繁琐的东西越来越不受待见,现代人更崇尚那种简约、质朴的东西。燕尾服从五颜六色逐渐变成了简单的黑白两种颜色,所有繁琐的花纹都不见了。
就像是当年学习大唐一样,日本人不断的派遣使者前往欧洲,总而言之,日本人善于学习这一点要超过中国人,中国人非常自大,总以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算你自己的非常好,那也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屋子里的布置也是完全欧式的,副教授说:“来内阁府这种藏龙卧虎的地方演讲,我真的是诚惶诚恐,但是我相信宣仁亲王大人推荐我来这里演讲,一定有他独特的用意,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好像有一种不可预测的东西在后面。演讲是很讲究技巧的,最糟糕的演讲就是给人感觉像是在念镐,声音没有起伏,听起来就像是机器人。还有一个细节需要说明,目前所流行的演讲的模式是从欧洲学来的,实际上这样的演讲形式对于许多国家的人来说并不适合。就拿中国人来说,现在的中文说起来没有旋律感,因为真正的汉语因为时代变迁被损坏了。在二十世纪初,李叔同等人留学归国,他们开始推广学堂乐歌。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传统的诗文吟诵备受打击。
学堂乐歌是从并非根植于中文的发音习惯,而是完全套用了洋人的曲调。在跟日本打仗的八年间,诗朗诵、话剧开始兴起,这些都是用洋文的发音习惯取代了汉语的发音习惯,他们无视汉语和洋文的差异,生生的讲中文弄成了残废。本来中文有入声字,读起来讲究平长仄短、平底仄高,这样读出来非常的优美。日文也是一样的,日本人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也非常的不舒服,日文的发音有许多都是降调,所以你即便是撕声裂肺的呐喊,也没有办法把那种激动的情绪宣泄出来的。
反之在去听欧美人的演讲,人家的发音自带旋律,非常的自然,非常的优美。除了这些硬性的东西,演讲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你必须充分的投入到你要表达的内容中去,你的声音要随着文意而有所变化。有时候可以非常的轻柔,有时候可以非常的激烈。副教授:“来之前准备演讲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有什么东西是我比较熟悉而诸位有些陌生的呢?思来想去竟然没有,大家应该不知道之前我在电视上发表过演讲,原来的题目是《让日本重现辉煌》,后来接受朋友的意见,我放弃了这个题目,而选择了另外一个题目。今天我不怕诸位笑话,就跟大家谈一谈这个问题。”
现场人们开始交头接耳,副教授有意抬高了声调,说:“首先我们弄明白一个问题,日本要变成什么样子才叫做重现了日本的辉煌?进入国际事务的管理层?控制东太平洋,主宰东亚事务?日本的利益渗透到全世界各个角落?还是别的什么?”在场的人们聚精会神的听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灯闪耀的街区 最新章节第二百六十七回:为美人拱手让大权/助情郎公开说心事,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27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