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_【四罪】(1/2)_历史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神话传说 > 【四罪】(1/2)

【四罪】(1/2)

上一章神话传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有“四凶”同样也有“四罪”。

欢兜、共工、三苗、鲧合称为“四罪”。

四凶四罪古书均有记载,且皆与五帝之中的舜有关,舜的功绩之一就是平四凶、四罪。《史记》《尚书》均有其详解。皆为人。

但是在《山海经》中,四凶四罪都被魔化或神化:

四凶:饕餮、浑沌、穷奇和梼杌。

四罪:共工、三苗、鲧和丹朱。

流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灌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凶即浑敦、穷奇、梼杌、饕餮。舜均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注:浑敦,黄帝不才子;穷奇,少昊不才子;灌兜即丹朱,尧不才子;梼兀,颛顼不才子;饕餮,炎帝后裔缙云氏不才子。以上四凶加上四罪之一的灌兜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书中均有详细记载。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公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在此引用解惠全、张德萍的译注:“欢兜曾举荐共工,尧说‘不行’,而欢兜还是试用他做共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举荐鲧去治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过后却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想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大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都悦服了。”这些就是四罪的罪状。

在四罪里面,“共工”可能是最为大家所熟识的,有是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在这里我在多作下解释。古籍记载,共工是“人身蛇面、朱发”,后与颛顼争帝位不成而“怒触不周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让女娲给他收拾烂摊子。《尚书·尧典》里说,共工作尧的水官,尧评价他“静言庸为,象恭滔天”,意思是说,共工话讲得好听,做起事来不按章法又做不好,表面恭敬,事实上无法无天。古代神话中,共工为水神,实则是水官共工。《山海经·海内经》言“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声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与江水,生共工。”这里说共工竟然是炎帝的三世孙,火神祝融之子。《左传·昭公十七年》曰:“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称天势以隘制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古籍中有关共工的记载那么多,无非是要说明他是水神或水官,总之与水有说不尽的渊源。

“鲧”本是颛顼氏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中描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为鲧。”鲧又是禹的父亲。鲧治水不成而被治罪,鲧治水的方法为堵,但由于水势过大而失败,直到禹采用疏通的方法才将洪水制止。按照历史记载,舜把鲧流放到羽山,,而《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之于羽郊”。是说,鲧为治水不违背帝命偷取息壤,息壤是一种会无限生长的土壤,结果帝命祝融杀他于羽山。而他的悲惨结局却成就的大禹的功业,大禹也因平“四凶”“四罪”有了让他名列“五帝”的资本。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彭蠡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话传说 最新章节【四罪】,网址:https://www.at55.net/50/50220/141.html
上一章神话传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