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最敏感,线团自小就知道不能在奶奶面前提妈妈,否则奶奶会不开心。
那时候每周只星期日休息一天,线团周一到周六住在奶奶家,周六傍晚爸爸来接她回自己家,周日晚上再送她回奶奶家。
直到七岁,要上爸爸厂里的子弟小学,线团才回到父母身边。
线团的妈妈对于女儿的回归,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
她习惯过两人世界,家里突然多出第三者,虽然是自己的女儿,有时也会感到不方便。二来她为人要强,伶牙俐齿,而线团却不是个风风火火的,四平八稳的性子看在妈妈眼里皆是不耐,做什么都又慢又不好,每天早上出门,下午放学回家,但凡是母女俩相处,催促责骂是不会少的。
最不便的是夜里。厂里分的宿舍都不大,住宿条件不宽裕,除了厨房厕所外,只一个大间,爸爸在大衣柜边靠墙角的位置安了张单人床给线团,隔着父母睡的大床顶多一米远。
这时节,国家提倡个体经济,许多村办个体的厂子如雨后春笋,线团爸爸的厂子虽是老牌国营大厂,但大家都习惯了铁饭碗,凡事以厂为家,干活得少,混日子的多,又有退休病养等负担,效益不好。
生产工人还好一些,干得多奖金多,象线团爸爸这样的闲职,不是干部编制,只能拿个平均奖金,而与此同时,钱的作用在生活中体现的愈发明显。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能写写画画却挣不来钱的线团爸爸已经不能满足线团妈妈人前显摆的要求了。家里住的地方小,只有一张桌子,既当餐桌又当书桌,身兼数职,以前妈妈一看到爸爸铺开纸,练字或画画时,就两眼向往冒红心,殷勤地端茶倒水削苹果,自觉地红袖添香。
而现在,但凡爸爸一拿纸笔,妈妈的脸就黑如锅底,不断地念叨纸笔花费多少,肉多少钱了大米也要涨价了、谁谁的对象倒腾什么挣了一大笔、谁的男人这月拿了多少奖金、谁家刚换了大彩电……
到后来,小声的不满念叨升级成指桑骂槐,整天不务正业捣鼓些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还要浪费钱,有本事挣钱去呀,卖字画啊……
于是就会发生各种争吵,吵架是常态。
虽然所谓的吵闹更多时候是妈妈一个人独占舞台,喝念作打演得热闹,爸爸多是沉默不语,夜里才是他的主场。
只要白天有争吵,到了晚上,他一定会在那张大床上拿回主导权,把她压在身上,听她求饶……夫妻亲-热成为另类报复,也真醉了。
小线团哪里知晓这些个成人的勾当!
白天妈妈刚歇斯底里发作一通,晚上缩在小床的小孩子睡得不安稳,被一阵阵古怪的声响惊醒,隐约中见不远的大床上,爸爸骑跨在妈妈身上,好象是把她压在下面打,妈妈呜咽着不停地抽泣求饶,爸爸却不理会,喘着粗气扭转了她的身子继续打她,噼里啪啦,发出很响的撞击声……
妈妈不停地喊着好人好人你饶了我吧……线团吓坏了,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捂着嘴不敢出声。
在她小小的心里,妈妈比爸爸凶多了,连她都怕了要求饶了,爸爸肯定是气坏了,她只是个小孩子,爸爸是不会听她的劝阻的……而且祖母送她回家时反复告诉她,不要理会爸爸妈妈之间的事,“……大人间的事,小孩子不要管,你只管认真读书好好上学。有什么想要想吃的,礼拜天回家,跟祖母说……”
线团有心将夜里这桩可怕的事告诉祖母,可是祖母向来不愿意听到妈妈的事情……关键是第二天早上,她小心翼翼地观察,发现妈妈并没有异样,还是早起做饭,中气十足地喊她起来吃饭,嗓门高高地连声催促,爸爸也很正常,象往常一样骑自行车上班,捎着她一路去学校。
她决定不让祖母心烦,或许只是自己搞错了……大人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鲜简报 最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线团的白狮子(二),网址:https://www.at55.net/73/731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