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亚的两个近邻,中日两国可谓是天然之敌,尽管的中国从未表现出对日本的敌意,但是生活在富饶大陆上的炎黄子孙根本不可能体会到日本人那种危机意识。作为一个日本人,如果不进行对外扩张,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发展,等待他们的也就只有灭亡。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日本人之所以有这么孜孜不倦的民族主义情结和侵略意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始终把中国和朝鲜视为首要敌人,其目的就是要为本国开拓更大更好更稳定的生存空间。日本要想获得绝对安全只有两个方法:一是始终确保海上生命线畅通无阻并且尽量通过人为因素控制自然,一是在最近的大陆上取得一片固定的拥有丰富资源的土地。
甲午战争击败清国获得巨额赔款,日俄战争击败俄国获得整个朝鲜接收了俄国在南满全部利益,一系列的胜利使得日本挤身列强之一的同时,日本人的野心亦随之不可控制的膨胀,而他们瞄准的敌人正是曾的对手和老师,中国自然成其侵略目标,西历1915年以武力逼迫袁世凯签字二十一条既充分暴露了其野心。
甚至可以说吞并中国是日本几百年来的梦想,但直到甲午战争之后,虚弱而惧外的清国才给了日本真正的机会,在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名为统一实为四分五裂的局面,再加上欧战爆发使得欧洲列强无力东顾,更是让日本看到的机会,才会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尽管因为国民反对“二十一”成为纸面文章,但其意图吞并中国的野心从未消失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强大的中国,特别是一支经济昌盛、国内趋于稳定统一的中国是日本绝不愿意,也绝不允许看到的。
实际上早在共和七年,中国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工业产值都远超过同期日本,而当时日本唯一心慰的是中国仍然处于半分裂之境,但共和八年下半后,随着各省与中央达成各种协议之后,通过谈判中央政府收回军权、财权,地方仍保留有限自治的前提下实现统一。
中日之间的天然之敌导致自共和八年后,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甚至达到一触即发的局面,尽管双方在本质上并不愿意在彼此准备都不充足或无力的情况下进行最终的决战,但两国之间原本就已紧张的不已的关系,因日本接受“满洲国皇帝”溥仪的流亡,中国承认大韩民国流亡政权,最终导致共和九年年初,两国撤出公使,军队在山东、南满日据地以及各地日租界对峙的局面。
“日本之威胁唯支那!”
共和十年,即便是的日本国内儿童也知道“支那”威胁,三年内先后下水服役六艘排水量一万七千吨的“新锐”袖珍战列舰、八艘万吨级装甲巡洋舰以及数十艘的轻巡洋舰、大型驱逐舰,着手组建南北洋两支大舰队的中国,如1880年代一般,再一次让日本人感觉到恐惧,尽管的在日本海军军官的眼中,那些装甲、火炮严重缩水的“袖珍战列舰”对于装备有数艘“弩级与超弩级”战列舰以及战列巡洋舰的帝国海军根本不构成什么压力,但中国海军发展势头却着实让他们的感觉有一丝恐惧。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共和九年),支那农业产值189。5亿华元(1004。6亿日元),帝国农业产值104亿日元,支那工业产值221。3亿华元(1172。89亿日元),帝国工业产值163。5亿日元,支那工农业产值分别是帝国的10倍与7。倍。不仅如此,尽管轻工业在帝国或支那均占整个工业产值60%以上,但帝国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各占10%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市民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二卷大时代 第253章 中日关系 求月票!,网址:https://www.at55.net/80/80222/517.html